80年前,决定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生死存亡的决策就在这里产生。这座静静矗立的建筑是八路军依靠老区人民胜利突围的生动见证。当年,皮定均率领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,在登封箕山和南王山一带遭数倍敌人的前堵后追。在老区人民的帮助下,八路军运用超高的军事智慧和无畏的革命精神,最终转危为安。这场惊心动魄的反“围剿”,成为当地百姓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。
后夜,狡猾的敌探突然偷袭,营地暴露。皮定均果断命令三十五团团长王诚汉带领二连、五连去大峪店的棉花窑接应八连,约定次日在大峪店的乱石爬会合,自己则带领剩余队伍向临汝方向转移。此后,皮定均率部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捉迷藏,连续转移多个地点,却始终未能摆脱敌人的追击。
面对敌众我寡的严峻形势,皮定均与政委徐子荣冷静分析,决定运用游击战术与敌人周旋。皮定均亲率支队直属机关和三十五团大部,巧妙地跳出敌人的合击圈,转移至蜜蜡山下的程窑村。入夜,天寒地冻,又天降大雪,他独自登上山峰,望着对面五道火光闪闪的封锁线,不禁抿紧了嘴唇……
在登封市徐庄镇杨林村南王山,有处朴素整洁的旧宅,被公布为第三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,这便是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南王山突围战指挥部旧址。多年来,不少人来这里踏寻红色遗迹,缅怀先烈,共同回忆那段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。
1945年初,皮定均带领三十五团和支队机关600余人转移至登封市东白栗坪,本欲在此休整并开展地方工作,没想到1月7日国民党反动专员王光临偷偷与日军勾结,调集重兵对皮定均驻守的箕山地区发动大规模袭击。中旬,日军以平陆进郎为总指挥,纠集1600多名日军及5000多名伪军扑向箕山。一时间,嵩(山)箕(山)地区杀机四伏,根据地危在旦夕。
1月17日夜里,部队撤到山腰处的王保庄合击私服。这里是个小村。
南王山突围战遗址纪念碑